欢迎您访问平顶山市政协官方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发言摘登

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 以智能制造促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吴会停常委代表民建平顶山市委会的发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面对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的积极作用已经形成共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不是“想不想转”的问题,而是“迟早都要转、迟转不如早转”的问题。

我市制造业多为传统产业,历史包袱重,发展变轨难,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需求大、潜力大。受宏观经济、新冠疫情以及消费终端市场等因素影响,当前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形势严峻,推动“智能制造”困难重重

一是企业转型意愿不强由于智能化升级改造投入资金大,当前不少企业面临无订单或订单不足的情况,很多企业普遍存在“不愿、不敢、不能”转型的问题。

二是创新能力弱。工业软件的研发能力较弱,科研资源的整合程度较差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受制于他人,大多数企业在技术链中还处于低端位置。

三是关键人才短缺。我市产业工人薪酬相对于发达地区较低,智能制造操作岗位员工流失严重,既懂数字化技术、又懂制造业的“桥梁型”人才紧缺,成为制约企业智能改造重要因素。

四是政策缺乏协同性。目前我市智能制造仅作为一项产业政策,尚未针对工业大数据资源出台相应的管理、保护和规制措施,工信、科技、财税、金融等部门之间的政策协同性不足。

为此建议

(一)加大政策引导支持一是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全面落实《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工作方案》,深化、细化、具体化目标任务,完善《制造业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加快制定《智能制造分级评价模型与方法》地方标准,明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和方法。二是强化政策支持。统筹运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持续支持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项目的落细落实。

(二)强化制造业企业数字赋能一是推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分级评价标准,开展智能制造分级评价,推动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提档进阶。二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向纵深发展。围绕服务型制造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定制化服务、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推动企业生产方式、企业形态、商业模式变革。三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强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头部企业发挥优势,打通企业内部和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链、创新链、价值链,形成大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协同配套的生态格局。

(三)构建多层次数字化转型网络一是发挥头部企业示范引领。实施智能制造引领工程,培育“数字领航”企业,支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建设产业链数字化平台,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样板,推动上下游企业“卡位入链”,带动相关行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是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重点打造可复制易推广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形成一批小型化、快速化、精准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吸引省内外数字化服务商设立分支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先进适用、定制化的小工艺、小流程、低成本、投资回收期短的方案,激发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

(四)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素保障一是强化金融保障。加大制造业领域信贷支持,深入推进“科技贷”“专精特新贷”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研发金融产品,加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信贷支撑;结合“万人助万企”,开展金融政策宣讲、金融产品推介、融资项目路演、企业走访等活动,扩大智能制造金融支持政策知晓度。二是强化技术支撑。加强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创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持续开展企业“机器换人”推动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大型成套装备等智能装备水平整体提升;引进国内外领先的数字化服务商在平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市场换技术、换产业;支持头部企业剥离信息技术部门,组建独立法人实体,面向行业提供专业化、规模化的数字服务高地。三是强化人才保障。以“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为契机,多渠道引进数字化领域高层次人才;鼓励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通过组织培训等方式,构建多层次全方位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

(五)营造良好氛围一是选树标杆示范。及时总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通过组织现场会等方式,加快典型模式向同行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复制推广,实现“成功一个、带动一片”。

二是开展培训交流。面向政府部门、重点企业负责同志“关键少数”,组织专题培训、考察学习等活动,帮助树立数字化思维、促进领导能力提升。举办专业化、高水平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会议、论坛、展会等活动,促进技术创新、展示体验、供需对接、应用促进等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