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平顶山市政协官方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建言献策>专题调研

关于强化科技创新体系的协商专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相关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发展,根据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安排,市政协教科卫体委于8月份组织部分市政协常委,围绕“强化科技创新体系”情况开展常委视察活动。通过实地察看、座谈等方式,了解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工作情况,并与相关单位座谈研讨,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和关键环节,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平顶山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探索的“推动建立‘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的创新链条,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工程、建设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做法,2019年、2022年两度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一)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成立了平顶山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先后制定出台了《平顶山市创新型企业培育实施方案》等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等文件,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标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落实普惠性惠企政策,大力推动省市科技项目申报立项实施。持续推进科技金融。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38家企业获得省“科技贷”资金共计28194万元,有效化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

(二)科技领域放权赋能改革高标准推进。成立放权赋能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放权赋能改革做好权限下放承接落实工作方案》,确保在改革中赋予各县(市)的涉及省辖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顺利下放承接、平稳有序运行。与承接县(市)签订下放权限移交协议书,积极做好权限移交,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同步调整权责清单、政务服务事项目录。

(三)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三大行动计划,2022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38家,居全省第六位;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5家,增速43.58%,居全省第3位,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312家,稳步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对位芳纶、超高强尼龙纤维、特殊性能钢、核石墨等主导优势产业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尼龙科技、尼龙化工、五星新材等省创新双百后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39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省专精特新企业行列。

(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深化开展科技创新专题活动,推动创新资源集聚。促成平顶山市新型碳材料产业协会与长沙市碳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就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签约,河南城建学院与湖南大学就学科建设、建立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重大创新活动等达成共识。对标省重大科技专项,建立动态化的重大项目库,指导“一主两优四新多支撑制造业产业体系”骨干企业实施重大研发活动40余项。

二、存在问题

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主体活跃度不高。我市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成熟度高,企业路径依赖尚未有效化解,创新型企业占比低,技术服务成交不活跃。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布局不够、投入不足,尤其原创性、前沿性、引领性创新突破较少。二是创新平台体系能级不高。获批的产业重大创新平台数量整体偏少,运行质量有待提升。科技创新资源不足,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端、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比较匮乏。三是协同创新体系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产学研用链接不畅通,多元化、较灵活的创新协作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创新链较弱,对产业链支持力度不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机构有待健全。科技创业风险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缺少融资支撑。

三、意见建议

(一)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发挥科创委引领作用,统筹推进创新驱动、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实施,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强化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凝聚推动“创新之城”发展强大合力。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完善科技激励机制,深化科研院所、国有企业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标杆管理,跟踪先进地区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最新动态,以先进城市为标杆,制定相应的赶超计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深化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围绕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和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成果应用的主体,以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意创新创业创造动能。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及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重点研发活动,突破一批"卡链""断链"及"卡脖子"关键技术,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推动创新型企业量质齐升、集群化协同发展。

(三)完善科技要素合作平台。加快建立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设立科技创新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发挥政府对新产品、新技术的信贷融资、市场化融资以及税收扶持作用,为高科技产业快速生成和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环境。支持发展一批管理规范、服务精良、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科技服务机构,提高技术交易、技术经纪、技术咨询,无形资本评估等服务水平,形成科技合作的新渠道和新途径。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创新创业全链条孵化体系,培育催生更多的创新主体成长壮大,发挥科技创新对我市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作用。

(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发展方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等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构建完善的财政扶持机制,引导资本雄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助力智慧农业发展。推进绿色农业科技,加快耕地健康保护、农作物肥料、秸秆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在提升农业产量和效益的同时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在优良品种选育、节水节肥节药技术、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增加绿色农业技术供给,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五)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引进一批资深专家、海内外工程师、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和高端创新团队,造就一批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师队伍,培养一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先进适用技术人才队伍。采取合作研究、专项技术开发、建立联合实验室或博士后流动站、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等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营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采取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方式,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支有规模、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六)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全要素的创新主体培育数字化平台,实现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开展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动态掌握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转移动态,适时预警;结合多要素对高价值专利进行评价,为重大创新项目实施提供决策参考。围绕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强化科技赋能,着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供应链多链聚合、有效耦合。持续提升创新制度供给和要素保障能力,健全激励创新政策体系,弘扬和培育创新文化及全民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创新氛围。